前言

2010 年暑假的德国之旅,那是我第一次出国旅游。距离那个时间点,已经过去了快十年之久,记忆早已模糊,只能从照片中回忆起点滴的碎片。不过记忆本就是非常脆弱的载体,我也不是那种善于记忆生活中点滴的人,就吧留下的一些记忆稍微描述一下吧,这些旅游的记忆其实也就对于当时的自己比较重要,是一种体验,而之后大多数的经历也并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东西。

慕尼黑

我姑姑和表弟一直生活在慕尼黑,我表弟可以说是土生土中的德国人,我们的目的地也自然就是慕尼黑了。对于慕尼黑最主要的印象,就是在我们住的地方门口就是英国花园。英国花园是一座非常大的绿地公园,几乎每天我们都会去那边散步。印象中,那是一个非常有条不紊的城市,没有特别繁忙热闹的街头,也没有林立的高楼。气候在暑假可以算是非常适宜了,不过欧洲到了冬天应该会是非常寒冷。

慕尼黑没什么便利店,当地人都是周末去超市集中采购,开着车购买一个星期所需的物品。这样的生活,在我看来其实是有点不方便的,我喜欢那种城市功能可以非常细碎地渗透到各处的方便,这样可以很方便地对家庭中很多功能进行外化。有一句话我一直印象很深,是某个日本建筑师在介绍自己在涩谷狭小的房屋建造和生活经验时说的,大意是生活在城市中,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可以将很多家庭功能交给城市,你不需要很大的冰箱,因为超市可以很方便地买到每天的食物;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因为在城市中有完备的娱乐设施可以随时去享受。而欧洲和日本相比,可能就会稍微欠缺一些,当然,城市的功能性肯定是完备的,慕尼黑也是大都市,只是和纽约东京上海这些最繁华的都市相比,便利性肯定是有所不同的。不过也相对的,你获得了在那些城市中不可能得到的清净感,一定有很多人是更愿意享受这种氛围的。

对我个人现在来说,我还是更喜欢繁华而喧闹的快节奏都市。

天鹅古堡

其实我对于古堡没什么特别的兴趣,对于那时的我就更是了,不过天鹅古堡有未建成的部分,在那边使用铁栏杆做了截断,这份截断使得城堡内部连通了大自然的风光,反而为其增添了几分魅力。当时是乘坐马车前往城堡的,非常惊讶马会在拉车的时候排泄,现代技术真好,拒绝落后的交通方式…

苏黎世

当时在苏黎世只有半天的时间,其实是没办法有什么非常确切的感受的,现在想来,倒是感觉苏黎世的房子也是那种拥挤的风格,倒是和日本有些神似,除此之外的印象就只有普通的欧洲小镇的感觉。不过物价非常贵,当时午饭吃了非常普通,普通到有点难吃的中餐,却也是非常昂贵(依然非常怀疑被坑了,也没选对店…

萨兹堡

萨兹堡是莫扎特的故乡,当时还去参观了他的故居,印象也只是非常普通。不过在记忆中,奥地利的确是一个音乐氛围非常浓厚的地方,到处都可以听到有人的玩音乐。总的来货,在遥远而模糊的印象中,欧洲的各地都还是非常相像的,特别是气氛上,可能建筑风格会有些许变化。

后记

当时见面的时候,感觉几天就和表弟玩到一起了,还为了乐高有不少争吵,现在已经非常久没有怎么互相交流了,当时言语也不是非常通,记得就是每当吵起来了,表弟就找姑姑帮忙,让她翻译,这样根本就不怎么吵得起来 hhhhh。

其实还有点期待之后如果再次去德国,和他再一起玩?其实也不是非常想和表弟一起玩啥的,但是感觉和一个关系说近不近,说远也不是特别远的长期生活在国外的人交流,本身可能就是一件还算有意思的事情,但还是必须要有一个去旅游的契机。

欧洲还是有挺多想去旅游的地方的(倒是感觉没有想要生活的地方):捷克,巴黎,伦敦,威尼斯,罗马以及北欧的各国都是想去看一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