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千年古都的魅力,或许不是一两句话就足以概括的,安静而美好, 却总有说不完的故事。京都很安静,所以如果在京都漫步,就仿佛是进入梦境一般,只有微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空气中独特的香气,两边不断涌现着的古色古香的建筑。

以我有限的知识,我还是要稍稍介绍一下京都的城市布局,不按行政规划,京都交通局官网将京都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大致上洛中地区北至鸭川三角洲,南至京都站,西至二条城,东至鸭川。

就景点来说:洛中区主要是二条城和京都御苑,以及市中心商业区;洛东区集中了从清水寺到银阁寺的一系列寺庙;洛北区主要是鸭川三角洲以及更北的鞍马贵船,三千院周边,一乘寺周边;洛西区主要是金阁寺周边以及岚山;洛南区主要是京都站周边寺庙以及更加南边的其他城市

接下来就来说说我的规划:虽然是闲逛自由行,但每天基本都走得非常多…

首先为了尽可能延长旅行计划,我选择了早上的去程飞机和晚上的回程飞机,从关西机场入,东京成田出。回东京是因为想乘坐京都到东京的新干线,感受一下新干线顺便看看景色,当然大部分时间还是交给京都,9 天的行程准备第 7 天从京都到东京。同时,上次的闲逛自由行是只逛东京,这次我京都也是只逛京都,不去奈良大阪之类的地方,目前除了京都和东京,其他地方并没有想要长时间逛的,所以准备以后走长线移动旅游的时候一并都带了,大约西部一次,东部一次,所以这次也基本是定点游玩。

当然有一天去神户周边是小插曲,那一天恰好可以去找我表妹玩,就顺便安排了这一天。

第一天:关西机场-京都市中心

到达机场后出关,大约是中午 13 点左右,我第一件事(其实应该先吃饭)便是买好了 haruka+icoca 联票,并在 icoca 中充了 10000 日元备用,直接从机场到京都,因为不想拿着箱子逛,也为了行程更纯粹,并没有在大阪停留(反正最后会到东京,也没有必要)。

这边说一下,icoca 不仅可以坐车,一般所有连锁的餐厅,便利店都可以使用,不用每次现金进行麻烦的付钱过程了。

大约下午 3 点便到了京都,将行李放到京都站旁的酒店,第一天的任务结束,这一天没有行程。但既然早,我就准备先逛一下京都市区,京都市区集中在京都站旁和四条河源町。在京都站无所事事地走了一小时后,在拉面小路吃了晚饭,拉面小路位于京都站 10 楼,可以吃到各个地方的拉面。京都站还是一个非常现代的建筑,11 楼的建筑在中间被整个挖空并配上了顶棚,当你出站的时候,可以好好享受这一种空旷感,当然在京都站穿梭的时候,那却是和东京新宿差不多的体验,川流不息的人群,安静有序却像潮水一般流动着(我说过挺喜欢这种感觉,虽然这不是京都的主题)。

之后,我走近鸭川,沿着鸭川一路走到河源町四条,此时天色已暗,鸭川也坠入夜色,几乎没有人,只有鸭子成群连线地游着,两旁的低矮建筑给河流添加了一些暗黄色的灯光,更是幽静。仔细观察了京都的房子,每一栋其实都不一样却排列得非常紧密,然而并没有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我想是因为他们都是长方形状的直筒建筑,在河岸边形成了一个被划分成不同方格紧密排列的垂直立面,于是就有了装饰感,这也是我对很多日本街道的建筑的印象,那时方格状的,由此形成一个个彼此不同的色块,共同组成了一种装饰画的感觉——方格纹理的城市风格。

到了河源町,那便是普通的商店街,逛了 a 点然而非常小,还是去东京专门找各种动漫商店吧。商店街人非常多,一路逛一路走,一直回到京都站附近,在超市买了零食,麦片和牛奶(作为接下来的早餐),也就该休息了。京都的商业街其实没什么意思,当然这就是在京都生活的人们所有购物依托的地方,设施齐全,也完全够用,真正京都的魅力,要等到之后才能体会到。

第二天:洛东区之寺庙连逛

周三其实是很多商店街的休息日,但是单逛寺庙就没事,所以这一次省略了二三年坂和祇园附近,寺庙部分从清水寺-无邻奄-南禅寺-平安神宫-银阁寺-哲学小道。

早上 6:30 下着大雨,街上几乎没人,天渐渐微亮,坐公交车到达清水寺时刚刚破晓,然而雨天只能看到灰蒙蒙的天色。不过大雨中的清水寺是分外清静,可以坐在舞台中央敲敲盅(其实不知道那个大铁盆子一样的东西是什么),没人回来打扰,也可以坐在寺庙外围的木质走廊上看看山中雨景。地主神社清晨会开着灯,嘿呦动画中的感觉。

走出清水寺,我趁着 9:00 开门前到了无邻奄,这是一个我在网上无意间看到的小庭院,一下子就被它的精致所吸引,所以想一开门就进去,它的旁边就是瓢亭,一家米其林三星的日本餐(还有早餐哦)。

进到无邻奄,果不其然是一个非常微缩的的庭院,进门时都要低着头,但是其微缩得非常精致,每一寸土地都被精心地护理过,而且没有人,是的,没有一个人,我就这样独占着庭院直到 10:30 左右才陆陆续续有游客来参观。坐在木质走廊边上,听着潺潺的水声,感受着微风,屋内有暖气,也不用担心冷,十分惬意。可以在点一杯抹茶,享受这当下的时光。

我想,我以后也想要这样的一个庭院…但是不是的,这样的庭院看似是自然的造物,其实每一处都是人工精心的护理,每一处的苔藓,每一处植物的形状,都需要定期的人工养护,是非常“不自然”的。当然,不是我不喜欢这样的“不自然”,而是太耗费人工会让养护庭院变成一种负担,这种地方,还是作为景点比较好。在日本,其实有很多这样的细节,看似是自然,实则都是有专人的清理与打扫,才会让你有一种非常干净整洁的印象,这绝不简简单单是人们素质好,不乱扔垃圾这么简单。枯山水的砂石每天需要有人重新布置,苔藓的损伤与上面的杂叶需要一一捡去,路面上的落叶与不平整都需要时时护理,日本的干净,绝不仅仅是没有垃圾,这背后有多少养护人员,其实是很难注意到的,而对我,这有些太刻意了,虽然的确很喜欢这样的结果。

观察日本的房子,你也会发现这样的问题,每家门前一定都是打扫过的,没有落叶,屋里的植物也都经过了修建而不显杂乱,所以就算他们的房子每一栋都不那么漂亮,一栋栋之间也不那么同一,而且非常拥挤,但彼此之间都是那么整洁,共同构造了一种日本风格。我想描述它为:杂乱的整洁。就算拥挤成一堆,并没有出现打架的情况,一家的植物不会干扰到另一家的,这都是修剪的结果。

平安神宫,就在这边不远处,青绿家橙黄的建筑在白色砂石上非常亮眼,我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认为其非常难看,而现在,感觉还挺有特色的,虽然鲜丽的颜色会让古代建筑物显得粗糙,但是远看的这种明亮感也不失是一种特别的感觉。

距平安神宫不远便是南禅寺,对我来说,南禅寺就有些普通,不过其旁边的排水桥和院子还是可以看一下。在走一些路就是银阁寺了,全名东山慈照寺,虽说是按照金阁寺建的,后来没钱了就没有贴上金,便成了银阁寺,但是银阁寺的庭院是在半山腰上,走在其间的感觉非常不错,要比金阁寺好多了,人流也不那么多。当时逛的时候就觉得银阁中有非常好闻的香味,是其中的熏香,回来时也就买了一盒这样的香。其中的枯山水也非常有意思,有一座用砂石堆的假山,同时旁边有变形的长条格子,从前向后看可以得到一种超广角的视野,仿佛院子非常宽广,这种在狭小的地方营造广阔的感觉还是挺好的。

出门便是哲学小道,很普通的幽静小路,休息一下,便往京都大学和鸭川的方向走,这里说明一下,鸭川天黑之后没有灯,于是就没有人,也当然没有情侣,京大的百年时钟纪念堂天黑亮灯后很漂亮。但其实这两个景点没有寺庙特殊的地方,看一下就过了。下鸭神社本地人非常多,没有什么特别的景点,都是祈愿的人们。

第三天:六甲山夜景

因为六甲山是看夜景,早上趁早去了伏见稻荷大社,7 点左右人就非常少,适合在千本鸟居拍照,然而我更喜欢的是爬到山上,当阳光刚刚照射到鸟居,从鸟居与鸟居之间洒下,山中光影婆娑的时候,这个时候仿佛一切都充满生机。当和善需要爬一个多小时,其实很不方便,权当作是锻炼了。

去六甲山不是很方便,铁路-公交-缆车-公交的方式才能到达山顶,神户是一个非常不日本的地方,倒有些像欧洲小镇,六甲山可以看到神户港的夜景,除此之外大概是没有什么了。途中会经过的西宫,就是凉宫春日的取景地。

第四天:宇治的抹茶

宇治最有名的景点是平等院,更有名的是抹茶。然而我去宇治的根本目的是京吹……

平等院有人不少,刚刚修缮过,一切都非常新。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到底是修旧如旧还是修旧如新。如旧,那保持原样不行吗,不行,那太久了,我对如旧的定义是使它恢复建成百年左右的模样,这个时候形状轮廓清晰可辨,但是漆面和砖瓦已经有所磨损,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刚建成的气势,但不至消减太多,却有了一种古朴的美感。如新,就如平等院自己的介绍书上写的,考据了当时的制造工艺,使用原来相近的方式尽可能复原了当时平安时代的模样。这两种都不是简简单单的刷一层颜色,或者用新材料造一栋的廉价修复,都是正确的,但是哪一种更好呢?

我原来都是尊崇第一种,因为这样的古朴感是我非常喜欢的感觉,然而现在我觉得第二种也不错,如果说第一种修复是一种感受历史的沉淀,那么第二种就是制造穿越的幻视感,而且第一种修复的旧的程度是很难界定的,而新却是绝对的,从逻辑正确的角度来说,如新可以完完全全说自己正确,而如旧,却需要作一番解释。不管怎么样,平等院现在就是棱角分明,漆面鲜艳的新模样,我并不反感。但是我也的确希望有一些建筑能够保持它古朴的样子,这种历史感也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特色。

之后便是宇治的两个神社,兔子是宇治的神(在日语中宇治与菟道都是 uji),天黑我就去爬大吉山了,那是京吹中的名场景,但是在官方巡礼地图中却没有给出,原因我想是很明显的,夜晚的大吉山,没有一点灯火,完全就是一片黑暗,登山过程还是很惊险(当然,我为此备了手电,不过不知道动漫中主角是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登山的),山顶的亭子只有 6 度的气温,uji 的夜景还算及格,倒是登山的体验很新奇,更重要的是,与动漫重合的感受,是圣地巡礼很特殊的体验。

在登山之前,我还去了水管桥,但是那一带在修,差点没有到达巡礼点,那边非常普通,并不知道久美子和明日香为什么要在那边吹号(有可能学姐的家在附近吧,这地方离 uji 市中心也要一两公里的路了)

第五天:岚山的竹林

这一天是岚山附近,当然早上先去了北野天满宫,金阁寺,龙安寺和仁和寺…之后有绕道二条城。

天满宫果然是学生党的聚集地,有家长带小孩的,有学生成群来参拜的,人气非常旺,其实单说建筑,北野天满宫,特别是宫门,也非常漂亮。作为天满宫总本社的二分之一,对我们学生党的确更有一份特殊的意义。

然而我到晚了…10 点的金阁寺已经都是游人。其实要说建筑,金阁寺,特别是阳光下的金阁寺,的确非常漂亮,但是人太多了,庭院也没什么看头,以后大概是不会再来了。我认为金阁寺在京都,其实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易逸和象征意义,它俨然就是京都的代名词,也有无数的文学作品因它而生,这份感受也许比它本身更重要了。

龙安寺中也就是最著名的枯山水了,虽然我并不能从中悟出什么美的真谛,被我快速略过了。到了仁和寺,也许仁和寺就可以被称为是“如旧”了,大概是因为本身就是木质外表的缘故,自带古色古香的味道,仁和寺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占地非常大,御影堂的名字也是很好听呢。

二条城是德川家康为保卫京都御所(皇宫)而修建,其气势一点不小。虽然二条城占地很大,但是在其中游览气势非常省心,这又要说到日本的游览路线设计了。在日本,几乎所有地方的游览路线都会安排一笔画游览,可以让游人非常省心,不用怕会看漏什么(对于选择性分支,也会以一笔画的方式接在主路线的某一点上),这样在游览的时候就可以安安心心地走,不用这边探探那边探探了。

二条城的其中一个大殿在修理中,我想大概是因为 8 月的东京奥运会,日本的很多景点现在都在加紧修缮,真也是面子工程呢 hhhh。

最后终于到了岚山,游客也是非常多,对于没有红叶的岚山,景色个人感觉在京都平均线之下,竹林小道晚上也没有灯,抹黑中也有很多情侣牵手走过。在竹林小道再过去一些的展望台上,可以望见 hoshinoya 的酒店,在岚山风景区里的二十几间客房,大概是不会再有了,星野是真的厉害。

PS:回去的时候又绕道天下一品总本店,大老师称之为凶残的美味真时很贴切,其汤汁的浓厚大概可以用酱汁来形容,味道是不错,但大概不会再去吃了。旁边就是京都造型艺术大学,京都同时也是关西非常有名的艺术大学,山田尚子的母校 hhhhhh,学校在半山腰上,道路全是楼梯,因为是山,所以没有修楼梯的地方会用栏杆围起来,这样造成了很多死路,学校就像迷宫一样的,感觉在这其中可以诞生出很多很棒的设定稿呢。学校里也有很多猫,我在逛的时候,还发现有只猫在楼梯上盯着我,大概是发现陌生人了吧,刚想拍照,他就跑了,我便跟着他,他居然叫了起来,我赶紧躲开。不一会儿,又看到两只猫在楼梯上交头接耳,像在商量些什么,感觉猫才是这学校的主人,一些都在他们掌控之中。所以山田监督是不是可以拍一个这个题材的片子呢(笑)。

第六天:ちはやぶる

近江神宫,本来 11 号恰好可以赶上歌牌名人女王决定战,然而需要提前报名我并没有赶上,只好参观第二天的歌牌祭,一个非常奇怪的类似宗教仪式的仪式,人倒是意料之外的多,大概也有动漫的功劳。一旁的近江劝学馆里也都是花牌情缘相关的周边和立牌,不过运气挺好,正好当天也有 A 级比赛,我便观摩了一回战,A 级还是取牌非常快啊,虽说没有名人女王战那么流畅,但那种紧张感还是亲自观摩才能感受到,在读手读牌时,大家的气息都是凝固的。大家大多都是学生党,也有很多大学生,当然大叔也是有的,但都输得挺惨,最快有以 23 张牌输的,让人感叹所有竞技体育都是吃青春饭的啊。

之后便回到京都,有恰好可以赶上三十三间堂的“杨枝加持”和“通し矢”,这也是日本成人礼的活动,可以看到很多女孩都穿着振袖和服,也算是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线,三十三间堂当日免费开放,但也是人异常地多,这也是自然的,我也就顺着人群参加了“杨枝加持”的活动,看了最后的射箭比赛,虽说站在很后面加上需要站好久,也算是感受到了活动的气氛。

活动结束后便来到了二三年坂,也是成人礼的原因,穿和服的日本女孩特别多(第二天灰枣清水寺时就几乎没有了,都是游客穿着和服在逛),虽说亚洲人长得都差不多,但其实还是有很大把握看出到底是中国韩国还是日本人的,以下内容包含本人强烈偏见…日本女孩总体上还是会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拘谨但不失活泼,穿着和服会有标准的小碎步般的走路,因为是成人礼,她们的衣着和发饰都是非常讲究的。游客就会显然随便很多,当然还有随便的步伐和略显夸张的肢体动作,更夸张的就是韩国人和台湾人了,总之气场会是不一样的。(如果吧这种依据作为一个分类器,我想正确率应当是有 8 成左右的)

这边说一下,虽然我觉得这东西有些玄学或者说我并没有更细致地观察过,每个国家的人的眼神是不一样(也有可能可以称之为外貌),日本年轻人的眼神大多还算比较亲切之中带有些平静(冷?)(当然也可以称之为虚假的和善),日本老人的表情会有些冷,而韩国人和台湾人的眼神会比较妖媚(这个词有可能有些过,魅惑?)反正看得我很不舒服,韩国偏妖(感觉就像换过皮一样),台湾偏媚(会让人觉得粘腻)。中国人大部分还是比较平静(但是有些时候会有些呆?中国的表情我没办法很好地描述)

第七天:富士山

第七天便准备走了,本来准备可以在新干线上看到富士山的落日,结果没算准时间,看到富士山已经是夜晚了…

早上补去了第一天忘记去的清水寺胎内旅行,里面真的是完全的黑暗,必须要握住扶手在能向前走,远远可以看到一个发出亮光的石头,那种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感觉很神奇,可以说是非常有想象力了。之后去了锦市场,人非常多,也没什么特别的食物。最后回到京都站,补去了天空连廊,楼顶花园,花园中其实什么都没有,但向外望去还算开阔。

总之,最后一天就是给之前的行程打一些补丁,然后就坐上新干线到了东京新宿,算是完成了本次旅行的主要部分。

PS:这一天晚上吃了一兰拉面,一兰的点餐显示装置非常有意思,很多时候觉得日本人就很喜欢设计这种小机关,早期动画中尤是如此,虽然有可能不科学,但是非常复杂的机械设计出来就很有画面感。

第八天:周边

其实这一天也是为了弥补之前一次去东京没有逛动漫店。走了池袋 a 店本店,问店员 a 店 cos 店在哪里,店员小姐姐给我画了一张地图,特别有趣(这个店员小姐姐本来闲着没事在画粘土人 hhhh 果然 a 店店员也都是动漫真爱)。之后到了秋叶原,看了很多手办,DD 真的是贵,但是也好看啊,以后有机会有可能还是会收一个 DD 娃娃。

最后去了六本木和涩谷(涩谷在上次东京的计划内,但最后没有去成),涩谷的狮子路口真的名不虚传,就像潮汐一般一波一波,从不间断,十字路口边的音响店开到凌晨 2 店,这是我在日本第一次看到大型店铺开到那么晚。

PS:新宿歌舞伎町过了晚上 9:30,气氛就诡异起来了,出现了很多抽烟的人,还有很多黑人,都感觉不怀好意,还是赶紧回去比较好。

第九天:回程

最后一天,早上恰好下雨,便去了新宿御苑,感受了和言叶之庭一样的雨天乘凉,果然新海诚的配色还是好看,现实中无论如何都是不会有那么漂亮的新宿御苑的,只能烤想象动画中的场景来感受这烟雨中的新宿御苑了。

又回到了 itoya,逛了文具店,伊东屋中专门卖纸的一层,一直是我的最爱,虽然也没买什么,但是这样的纹理感非常棒。最后一站选在了新宿的纪伊国书店本店,这也是 NHK 纪实 72 小时的某一期记录地,什么事情也没有,就单纯逛逛书店,感觉就能稍稍平静一些,稍稍能够沉下心一些。

最后

行程也到此结束了,总地来说,东京这几天也是给之前的东京旅程打一下补丁,迪斯尼依然没去,不过还是准备以后好好玩迪斯尼,也不重要了。依然选择 skyliner 到成天,才想起来忘记找 MAX 咖啡了…逛遍了机场的自动售货机都没有发现,虽然也觉得会很难吃,但是还是想吃一次,别人都在大包小包买东西,我在问店员哪里有卖 max 咖啡……

回来的飞机上,惊讶日本上空居然没什么云,可以清晰看到成田机场,迪斯尼乐园,雨天机场,甚至到了名古屋还看得到名古屋夜景,之后的大阪国际机场,四国上方手机失去了 GPS,就不知道在哪里了,但是总体来说,日本全境上空都没什么云,可以一路看飞机离开日本。

这样,东京和京都都算是好好玩过了,之后还准备策划两三次长线旅行,从冲绳或者鹿儿岛出发京都结束的关西地区长线,和从东京出发北海道结束的关东长线,这也等以后再说了。

以上。